流动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殊群体,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口流动现象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必将日趋频繁。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或是经济落后地区,都对流动人口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通州湾作为江苏省的“新出海口”,也是人口流出大区,流出人口主要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同时外来人口流入也能弥补本地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缺口,既保证了稀缺的供给,又减轻了本地人口的抚养负担,为通州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本文利用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及2021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结合公安反馈的近两年户籍人口数据对比,对通州湾的流动人口进行简要分析。
一、2020年流动人口数据基本情况
1、常住人口及情况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反馈,2020年通州湾常住人口为91846人,其中男性人口为44604人,占48.56%;女性人口为47242人,占51.4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4.4;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1405人,占45.0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441人,占54.92%;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797人,占7.40%;15-59岁人口为46498人,占50.63%;60岁及以上人口为38551人,占41.9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9421人,占32.03%。
2、户籍人口基本情况
2020年我区共有住户50683户,户籍人口124794人,其中男性61714人,女性63080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7.8;户籍人口中居住在城镇人口为71595人、占57.3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441人,占52.63%;户籍人口按年龄段分,其中0-17岁11590人,占总人口的9.29%,18-34岁21654人,占总人口的17.35%,35-59岁47820人,占总人口的38.32%;60岁及以上人员45593人,占总人口的36.53%。
二、2021年流动人口数据基本情况
1、常住人口及情况
根据2021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反馈,2021年通州湾常住人口为92000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2090人,占45.7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9910人,占54.25%;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6600人,占7.17%;15-59岁人口为46700人,占50.76%;60岁及以上人口为38700人,占42.0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30400人,占33.04%。
2、户籍人口基本情况
2021年我区共有住户51106户,户籍人口123285人,其中男性60944人,女性62341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97.8;户籍人口中居住在城镇人口70683人、占总人口的57.3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2602人,占42.67%;户籍人口按年龄段分,其中0-17岁10998人,占总人口的 8.92%,18-34岁20666人,占总人口的16.76%,35-59岁47618人,占总人口的38.62%;60岁及以上人员 44402人,占总人口的36.02%。
三、流动人口数据情况分析
通过近两年通州湾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数据相对比来看,目前通州湾净流出人口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作为南通市经济过万亿后的新增长极,通州湾未来人口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1、净流出人口逐年减少
根据市统计局反馈数据显示,2020年及2021年通州湾净流出人口分别为32948人和31285人,净流出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由2020年的26.4%下降到2021年25.4%,人口净流出呈现逐年减少的发展趋势,这一现象是由外出人口逐年减少,外来人口逐年增多共同作用形成的。一方面说明通州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较快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通州湾的城市建设和辐射力在逐步提升,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经商人员。
2、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超九成
从通州湾公安分局反馈的流动人口登记数据来看,今年新增加登记外来人员合计16323 人,较去年登记的5274外来人员相对比,增幅达到209.5%,其中外来务工人员登记数为15445 人,占比达到94.62%,随着通州湾纺织产业园入驻企业开工投产,用工需求的扩大,外来务工人员正逐渐成长为“新通州湾”人,有效填补了本地流出人口外出务工定居的缺口,为通州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口支撑。
3、人口结构有待优化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通州湾人口结构有待优化,由于通州湾人口净流出,我们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一是老龄化较严重,高于全国水平。通州湾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41.9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32.03%,分别高于全国23.27和18.53个百分点。二是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通州湾15-59岁的人口比重为50.63%,低于全国水平12.72个百分点。通州湾人口抚养比(0-14周岁与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加总与15-64周岁人口数之比),为65.11%,高于全国(45.9%)19.21个百分点,人口红利期消失。三是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全区常住人口中,每万人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78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39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64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909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由于老龄化人口比例较高,通州湾15岁及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82年,分别低于全市0.84年和全国1.09年。
四、提升通州湾人口发展路径建议
近年来,随着通州湾交通条件显著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园区竞争力提升,人口集聚基础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加快通州湾流动人口集聚,建议从提升人口出生率和招引外来人口两方面入手,具体路径如下:
1、完善生育激励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增长
这是提高人口出生率,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均衡增长的长久之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从人口安全战略高度看待人口问题,扭转“人多是负担”的观念,倡导尊重生命、重视生育的社会责任意识。从生育成本、教育支持、健康保健、生育保险、住房保障、劳动保护、女性权益维护等方面入手,完善细化富有地方特色的激励生育政策措施,减轻育龄人群的生育、养育后顾之忧,让更多家庭不仅“想生”,而且“敢生”,不仅“生得起”,而且“养得起”。
2、细化人才政策,吸引人才集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引进并留住人才既是提升通州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通州湾人口年龄、文化结构的快捷途径。现代经济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近年来“抢人大战”愈演愈烈,应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并抓好已经出台人才政策兑现落实,多渠道引进高素质外来人口,吸引通州湾籍学子回乡就业、创业。通过细化具有通州湾特色的人才招引政策,按照双创人才、青年人才、特殊人才等类别,一人一策,量身定制引人政策,力求对象更加精准、范围更加全面。既要重视高学历人才,也要重视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做好“以才引才”文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来通州湾安居就业,扩大人口集聚,改善人口结构。
3、全要素全方位保障,切实解决人才急难愁盼。
落实相关激励政策,从生活、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为人才开放绿色通道,解决人才就业创业后顾之忧。重视现有人才培养发展,开展人才暖心工程,留住现有人才。要加强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解决好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住房、休闲娱乐等后顾之忧。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安身、安心、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使人才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
流动人口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通州湾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为本地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将继续成为推动通州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通州湾近年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结合公安分局提供的流动人口登记数据暂住事由分类情况综合来看,要逐步实现通州湾人口正向流入,提升并优化园区流动人口,要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做到产业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环境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