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吴昌子赴商渔船停靠点、南通海上“两中心”,专项督导检查水上交通和渔船安全工作,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压紧压实安全责任链条,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确保全区水上交通和渔船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在游艇码头临时停靠点,数十艘捕捞渔船整齐划一地停靠在游艇码头内,吴昌子与停靠点管理人员、渔民深入交流,详细询问渔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及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他强调,相关职能部门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常态化更新渔船底数和排查停泊点设施状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加强动态监管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出海作业等行为;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做好群众工作,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意识。
吴昌子乘坐水上执法船赴三夹沙西港池,沿途察看船舶航行运输情况,边听边问了解水上交通监管相关工作。来到海力码头,吴昌子随机登船检查,实地查看船舶北斗系统是否开启、消防设施是否过期、救生设备是否齐全、证书保险是否齐全、船员安全培训是否正常等情况。他强调,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清水上交通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扎实做好水上交通安全各项工作;要强化登船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一查到底、坚持整改,确保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在南通海上“两中心”,吴昌子现场观看了南通海上港航调度一体化智能平台的相关演示。他指出,要立足问题导向,充分依托港调平台,及时分析研判并动态调整船舶航行、停泊、作业计划,实现对港区的系统化高效管理,有力规范港口生产作业及船舶通航秩序。
检查期间,吴昌子强调,秋冬季节来临,海上进入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多发时段,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全面加强对“船、港、人”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检查,严格做好商渔船防碰撞、渔船防火等重点工作。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守制度,强化海巡、农办、应急、气象等部门协调联动,密切跟踪海上大风、浓雾等重要气象海况预警信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坚决守牢示范区水上交通和渔船安全生产底线。
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卫东,应急管理局、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消防救援大队、海巡执法大队有关负责同志陪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