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湾生态环境局“四轮驱动”守护“湾区蓝”
2024年,通州湾示范区生态环境局迎“蓝”而上,以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紧扣多源治理、强化部门联动,持续攻坚不“打烊”。全年PM2.5浓度24.0μg/m3、同比下降1.2%,位列全市第二,优良天数比例89.3%、同比上升0.3%,位列全市第一,两项关键指标均达全市考核目标且实现“双改善”,为示范区向海图强增添“蓝”色动力,为建设美丽南通彰显实干担当。
一是严抓工业源。全面完成臭氧“夏病冬治”项目、VOCs和NOx减排、铸造与汽修等行业专项整治任务等。组织开展现代纺织园和高端临港装备产业园涉气企业废气整治提升,实行“一企一方案”,政企双方共同委托专家开展现场指导,寻求废气治理优化提升空间,确保既达国标又达民标,不断改善异味扰民问题。
二是严管移动源。联合三余镇、第一办事处、建设交通局等部门推进机动车尾气深度治理,推动标准以下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提前淘汰,完成率均列全市前列。全年提前淘汰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58辆、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13辆,发放淘汰奖补资金20.5万元。联动交警部门开展柴油车路查路检113辆,严查“冒黑烟”、超标排放等行为。
三是严控扬尘源。联合建设交通局编制工地扬尘源清单,对在建工地扬尘加强管控,强化内部道路积尘清理,加大洒水保湿频次,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积极打造绿色智慧示范工地。协助三余镇加强站点周边微环境整治,协同综合执法局强化道路扬尘管控和道路保洁,加密雾炮车喷洒频次,降低道路积尘负荷。
四是严查生活源。全年紧盯秸秆露天焚烧,坚决遏制秸秆焚烧势头,全天候开展巡查,杜绝露天焚烧,对黑斑早发现早处置,出动无人机巡查799架次,巡查人员342人次,未发生省、市通报“第一把火”。编制《通州湾示范区202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方案》,联动三余镇、第一办事处、公安分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全面开展烟花爆竹燃放科学管控,全力减少内源性排放,营造绿色过节的良好氛围。
以行动见真章、以实干显担当,通州湾示范区将坚持以问题为舵、短板为靶为原则,大气治理不松懈,提“气质”、护“蓝天”,全力打好“首季争优”开局战,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