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众“益”行】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时代新风 示范区三余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示范区三余镇于3月份在全镇开展“湾众‘益’行”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
来自三余镇机关各部门、三余派出所、同盟村党总支、卫生室、镇“港湾先锋”志愿服务团体等10支志愿服务队伍依托同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莫文隋”志愿服务大集市活动,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组成了“送理论、送科普、送医疗、送法律、送服务”等10多个志愿集市摊位,为群众提供多种便民惠民利民服务。各志愿服务摊前人头攒动,参与群众热情高涨、喜笑颜开。
测量血压、理发推拿、磨剪子戗菜刀、手机贴膜、民政政策咨询、法律咨询……各单位“莫文隋”志愿者们“大显身手”,为群众耐心、细心、贴心地提供一对一服务,用实际行动换来了群众的好评!
村干部会同民警们在活动现场开展“院落反诈微宣讲”,与村民们一起“拉家常”,将近年来陌生人以亲情关爱为名接近老年人,为其代办“养老金”、推销保健品等原因受骗的真实案例变成“邻家”故事,让村民们听得明白,同时志愿者们还热心提醒老人警惕各类诈骗话术,远离诈骗陷阱,平日不要将保健品代替日常用药,如果身体不适,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此次大集市活动火爆开市,吸引了不少周边群众前来“赶集”。示范区三余镇“莫文隋”志愿服务大集市的开张为通州湾示范区“湾众‘益’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拉开了序幕,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纷纷响应,镇村“港湾先锋”志愿服务队成员们围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环境保护、法律援助、文明新风、社会救助等领域,聚焦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障人士和外来务工人员,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老人暖人心
三余镇海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党员冬训实践紧密结合,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学雷锋、做先锋”志愿活动。志愿者们为本村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义诊服务,到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并检查用电安全,排查安全隐患,为老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海防村党总支书记还带领志愿者们慰问了村百岁老人杨培芬,并为老人修剪指甲,提供暖心关怀。
三余镇东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们来到养老院开展敬老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和老人亲切交流,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和日常生活情况,并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给老人梳洗、刮胡理发。老人围坐在一起晒着太阳,志愿者们带来了水果和蛋糕,陪老人聊天,给爷爷奶奶们捶捶背,捏捏腿,认真听老人们讲述他们那一代人的故事,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整个养老院里萦绕着爱的暖流。
保护环境我先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三余镇东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村居环境“大扫除”,活动现场,大家身穿红马褂,手拿扫把、夹子等清洁工具,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重点对社区内卫生死角、河边垃圾、路旁杂草进行了“大扫除”,尽心尽力为社区居民创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红马甲”成为了现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普法讲堂进村(居)
三余镇闸东村结合“湾众‘益’行”学雷锋纪念日志愿服务活动,邀请村法律顾问周国军律师开展法律宣讲。周律师围绕民间借贷问题向村民进行了普法宣传,以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针对“民间借贷套路多”展开“避坑指南”讲解,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讲述方法,引起了现场群众的共鸣。宣讲现场气氛活跃,普法讲堂进村(居)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辖区群众法治意识,更好引导村民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实现了法律服务与村民“零距离”接触。
不计报酬、不求名利,志愿者们“湾众‘益’行”学雷锋不仅温暖了人心,更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巨大力量。
示范区三余镇新时代文明站的志愿者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志愿服务的时代潮流中,把奉献精神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把工作激情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品格,把强烈的参与感转化为高水平的专业服务,努力成为爱心善行的传承者、志愿服务理念的普及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做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